《輻射解析》
史上最嚴重核災 俄輻汙飄到北美
【張嘉芳】
日本福島核電廠爆炸意外,令人不禁聯想蘇聯車諾比核電廠爆炸及美國三哩島事件。
三起意外雖造成輻射外洩,但進一步分析核電廠爆炸原因,其實並不相同。
1986年4月26日凌晨,前蘇聯車諾比核電廠4號機組,因為管理及技術人員私下進行安全系統實驗,一連串操作疏失,造成反應器發生水蒸氣及氫氣爆炸,引起反應器內石墨燃燒,造成大量放射性物質外洩。
這起事件是核能發電史上的最嚴重事故,輻射塵汙染後來擴及白俄羅斯及俄羅斯,甚至威脅北歐、英國、北美東部。
三哩島:1979年3月28日凌晨,美國賓州三哩島核電廠二號機發生跳機,值班檢修人員疏失,未依規定打開閥門,冷卻水無法進入爐內,導致反應器爐心過熱熔毀,造成放射性濃度上升。美國緊急撤離5英哩內的兒童與孕婦,白宮更成立特別行動小組。幸好反應器逐漸冷卻,加上圍阻體有效防止放射性物質大量外釋,成功遏止事故惡化。
清華大學工程與系統科學系教授李敏表示,車諾比與三哩島事故屬於人為事故,兩者最大不同在於,車諾比的反應器型式特殊,反應器在瞬間解體;爆炸造成爐心大量放射性物質拋向大氣。
此外,車諾比反應爐使用碳同位素「石墨」,用來中和及維持反應爐運作,卻因失控導致石墨起火燃燒,5000度高溫汽化,將各類放射線物質釋出。
三哩島核電廠使用輕水式反應器,緩和劑為普通水,其與石墨特性截然不同,對於核分裂連鎖反應可自我抑制,反應器不易失控、瞬間解體。但輕水器反應器若無法移除衰變熱,一旦溫度持續上升,仍有熔毀危機。
日本福島核電廠事件為天然災害,造成系統受損,輕水式反應器的衰變熱無法移除,產生造成氫氣爆炸,部分圍阻體崩壞,放射性物質外洩,其嚴重度較三哩島嚴峻。
【2011-04-11/聯合報/AA3版/新聞中的科學】
<相關新聞>
遺傳物質遭輻害 恐難修補
【本報記者劉惠敏、張嘉芳】
日本福島核電廠工人,雙腳浸泡在含輻射物質的水裡,因此造成灼傷。基隆長庚醫院核醫科主任林昆儒說,計量輻射物質造成的表皮細胞傷害,稱之為「皮膚劑量」。
過去透視X光設備不佳,控制劑量錯誤時,有病患在透視位置處的表面皮膚,出現紅腫、潰瘍、疼痛,即放射線灼傷。
造成紅腫現象的皮膚劑量為2西弗,在除污後,與燒灼傷的處置相似,以福島核電廠工人為例,如果灼傷極度嚴重,恐得先截肢處理。
台大化工系教授施信民說,輻射經由空氣或水體皆可能造成皮膚的傷害,若輻射藉由呼吸、飲水或食物進入人體,可能造成器官的傷害。傷害的程度,與阻隔射線的程度有關。放射線α、β、γ穿透力不同,α射線可被紙張阻隔,β射線不會穿透鋁片,γ射線則是要以較厚的鉛等物質才可阻隔。
輻射引發細胞病變,較敏感的呼吸系統、生殖系統皆可能產生影響,尤其是孕婦恐致流產、畸胎。另外根據車諾比核災經驗,甲狀腺、肝、腸、胃、腦也易受傷害,當年兒童首見甲狀腺癌,或因造血系統損傷的血癌,成人則有肺部等器官發生病變。特別是輻射塵越微細,恐停留在肺部的時間較長,但輻射物質也可隨排泄系統排出,殘留狀況不一。一旦輻射劑量過高,嚴重損害細胞及DNA(去氧核醣核酸)等遺傳物質,遠超過人體修補機制,恐致病變。
施信民說,核分裂的核種多樣,碘-131因量多而受關注,因為人體需碘,放射碘恐累積在人體甲狀腺內,因此在高劑量輻射暴露環境中,建議吃碘片,讓穩定碘排擠放射性碘預防傷害。
令人更害怕的放射物質鈽,其同位素有5種,最多的為鈽239,半衰期長約2萬4千1百年。美軍在二戰期間,摧毀日本長崎市區的原子彈,就是鈽彈,根據日本原子力情報室的估算,1克的鈽是2億人1年可容許的攝取限制值,顯見其毒性。
林昆儒說,輻射致癌的劑量沒有精準的數據,暴露高劑量輻射直接相關的是造血系統、骨髓,細胞高度複製的器官組織,如皮膚、黏膜,因此較高機率罹患血癌、淋巴球病變、皮膚癌、腸癌等。肌肉、骨骼、中樞神經較易抵抗輻射傷害。
飲食也可能造成輻射傷害,碘、銫較易活躍進入食物鏈,不過相較現場所造成的汙染,經由空氣、洋流擴散的輻射極微量,在這個流程中,每個人會接觸到的輻射量極低,不易造成傷害。
以日本福島發現牛奶中的碘131為例,每公斤含量為1510貝克,即便不計入碘衰變的情形,每天喝輻射汙染的牛奶,所攝入的劑量低於一年有10毫西弗,低於可容許的20毫西弗限制值。
【2011-04-11/聯合報/AA3版/新聞中的科學】
抗輻射能力 血液最弱 神經最強
【本報記者劉惠敏、張嘉芳】
日本東北地區地震海嘯,造成福島核電廠爆炸,引發震驚全球的輻射危機。為防範爐心熔毀,東京電力公司核電廠員工抱著誓死決心,進入核電廠搶救,有人並因此出現立即性傷害,各國不管距多遠全都憂心忡忡,但對於輻射汙染,到底應該如何看待。
「輻射是物質將粒子或能量釋放出的一種方式」,台大化學工程學系教授施信民說,輻射分為非游離輻射及游離輻射。若簡單區分,非游離輻射歸環保單位管轄,游離輻射由原子能委員會負責。核災過後,民眾擔憂的輻射汙染,其實是游離輻射。
游離輻射是從原子核釋放出粒子和能量,1895年德國物理學家侖琴 (Roentgen)率先發現,稱為X射線。其後法國科學家貝克勒爾(Becquerel)發現鈾放射線;1898年居禮(Curie)夫婦首次自瀝青鈾礦提煉出釙(Po),後來又分離出鐳(Ra)。
游離輻射的應用極廣,包括農產品保鮮,醫療使用的X光、電腦斷層掃描(CT)、心導管檢查、放射線治療等。
另外,毀壞力強大的原子彈及核能發電也是這類應用。
非游離輻射「不牽扯原子的變化」,有溫度即可產生,並以波為方式傳遞,如太陽光、燈光或無線電波等,連電暖爐也會產生輻射。基地台、高壓電線所產升的電磁波,或廣播頻率等無線電波,也是低輻射能量。
基隆長庚醫院核醫科主任林昆儒表示,游離輻射對人體的傷害,可以是生物與輻射接觸後產生自由基,間接破壞細胞的遺傳物質;或輻射直接擊中遺傳物質,造成直接傷害。
多少游離輻射量,會造成生物效應、影響生理結構?針對日本核爆生存者的長期研究發現,在低劑量 (約250毫西弗)的輻射暴露下,並未觀察到異常臨床症狀。
但為維護大眾安全,國際放射防護委員會(ICRP )保守假設,人體接受到輻射不論劑量多少,都可能造成遺傳物質損害、引發癌症或增加不良遺傳機率,所以並沒有所謂「低限劑量值」。
三軍總醫院核子醫學部暨正子斷層造影中心主任諶鴻遠指出,輻射傷害可分為「決定效應(一定發生)」與「機率性效應(未來不見得每個人都會發生)」。
福島核電廠的第一線員工,屬於短時間、大劑量暴露,除爆炸的瞬間壓力釋放,導致骨頭斷裂,肺、耳膜及腸子等中空器官受傷外,還可能因輻射造成血液、腸胃與神經血管損傷。
台大醫院核子醫學部主任曾凱元解釋,血液對輻射的抵抗力最弱,消化器官則次之,神經血管抵抗力最強。一旦神經受損,代表情況嚴重,可能出現休克、昏迷、呆滯、抽筋、失去平衡、血壓下降等症狀,恐引發致命危機。若輻射傷及腸胃道,消化道功能無法運作,將出現吃不下、腹瀉、噁心、嘔吐等情形。
台北榮總核子醫學部主任王世楨指出,如果輻射傷及甲狀腺與骨髓,將增加罹癌風險,使造血功能受損,白血球、紅血球、血小板數下降,引發感染及組織出血。此時,除服用碘片,讓身體碘吸收飽和,使放射性碘排出體外,同時亦可做骨髓移植治療。
面對輻射危機,「找屏蔽、疏散遠離、不接觸,是預防輻射傷害方法。」曾凱元說,每種放射性核種有不同半衰期,目前除加強輻射監測,建議應儘量避免食用輻射汙染食物。
【2011-04-11/聯合報/AA3版/新聞中的科學】
延伸閱讀
【本報訊】
1.原子 輻射與防護人物誌/翁寶 山編/國立編譯館
2.如何應對核與輻射恐怖/葉常青 等主編/科學出版社
3.危險的雨~車諾比爾事件的災難擴散/廣河隆一、三枝義浩/東立出版社
4.輻射知多少/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/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
5.清蔚園科學館:vm.nthu.edu.tw/science/shows/nuclear/index.html
【2011-04-11/聯合報/AA3版/新聞中的科學】
ABC必學單字大閱兵
【本報訊】
radiation 輻射
ionizing radiation 游離輻射
nuclear power plant 核能電廠
thyroid 甲狀腺
electron 電子
【2011-04-11/聯合報/AA3版/新聞中的科學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