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曉明女中
  • 百閱登峰
  • 自主學習
  • 曉圖Facebook
館藏查詢   登入 

新聞中的知識(帳號=學號;密碼=身份證號)

新聞中的知識2~990313新聞中的知識3~990326新聞中的知識4~990409新聞中的知識5~990423新聞中的知識6~990507新聞中的知識7~990521新聞中的知識8之1~990605新聞中的知識8之2~990605新聞中的知識116~990909新聞中的知識115~990825新聞中的知識117之1~990923新聞中的知識117之2~990923新聞中的知識113之1~990728新聞中的知識113之2~990728新聞中的知識112之1~990714新聞中的知識112之2~990714新聞中的知識111~990630新聞中的知識110之1~990617新聞中的知識110之2~990617新聞中的知識118之1~991006新聞中的知識118之2~991006新聞中的知識118之3~991006新聞中的知識119之1~991020新聞中的知識119之2~991020新聞中的知識114之1~990812新聞中的知識114之2~990812新聞中的知識120之1~991103新聞中的知識120之2~991103新聞中的知識120之3~991103新聞中的知識120之4~991103新聞中的知識120之5~991103新聞中的知識119之3~991020新聞中的知識119之4~991020新聞中的知識119之5~991020新聞中的知識114之3~990812新聞中的知識121之1~991117新聞中的知識121之2~991117新聞中的知識122之1~991201新聞中的知識122之2~991201新聞中的知識123之1~991215新聞中的知識123之2~991215新聞中的知識123之3~991215新聞中的知識124之1~991229新聞中的知識124之2~991229新聞中的知識124之3~991229新聞中的知識125之1~1000112新聞中的知識125之2~1000112新聞中的知識125之3~1000112新聞中的知識126之1~1000126新聞中的知識126之2~1000126新聞中的知識127之1~1000216新聞中的知識127之2~1000216新聞中的知識127之3~1000216新聞中的知識128之1~1000302新聞中的知識128之2~1000302新聞中的知識129之1~1000316新聞中的知識129之2~1000316新聞中的知識129之3~1000316新聞中的知識130之1~1000330新聞中的知識130之2~1000330新聞中的知識130之3~1000330新聞中的知識131之1~1000413新聞中的知識131之2~1000413新聞中的知識131之3~1000413新聞中的知識132之1~1000427新聞中的知識132之2~1000427新聞中的知識132之3~1000427新聞中的知識132之4~1000427新聞中的知識133之1~1000511新聞中的知識133之2~1000511新聞中的知識133之3~1000511新聞中的知識133之4~1000511新聞中的知識134之1~1000524新聞中的知識134之2~1000525新聞中的知識134之3~1000525新聞中的知識134之4~1000525新聞中的知識135之1~1000608新聞中的知識135之2~1000608新聞中的知識135之3~1000608新聞中的知識135之4~1000608新聞中的知識136之1~1000622新聞中的知識136之2~1000622新聞中的知識136之3~1000622新聞中的知識136之4~1000622

新聞中的知識131之2~1000413


別再誤傳生命三角
美救難署:地震應躲桌下
網路流言宣稱躲桌旁、沙發旁或牆角 較能活命 衛署駁斥 並指電視台和消防署網頁也跟著錯

 


【記者詹建富/台北報導】
「請別轉寄網路的『生命三角自救法』了!」衛生署台北區緊急應變中心執行長石富元昨天說,美國聯邦救難總署(FEMA)建議,地震來臨時,躲桌下還是比桌旁好,並謹記「蹲下」、「掩護」和「穩住」三口訣,才能保命。

日本東北大地震昨天滿月,不少網友最近瘋狂轉寄一則網路訊息,指地震來時,躲在「生命三角」,有較多活命機會。

一位自稱是「美國國際救援隊」隊長的加拿大人道格庫普(Doug Copp),在網路指出,當建築物倒塌時,會在家具周邊留下一些空間,建議民眾遇到地震,應躲在桌子旁、沙發旁或牆角,而不是傳統的躲在桌子下。

庫普也宣稱,他在土耳其模擬試驗,將廿具假人,分別放置桌下和桌旁,接著炸毀樓房,結果置於桌下的十具假人,均被掉下來的天花板「砸死」;在桌旁的十具假人,則全數「生還」。

專長緊急救難的石富元說,這種說法根本不對,迄今仍有電視台跟進,傳達錯誤訊息,連內政部消防署防災知識網,也跟著錯了。

石富元指出,庫普並不隸屬任何官方單位,而是私人公司,甚至編造曾參與九一一事件救難事蹟,過去十幾年,就是個爭議性人物,但FEMA和美國紅十字會救難專家,論證其所謂「生命三角」說法後,認為反而加重傷害,混淆民眾防災觀念。

專家認為,庫普以炸藥爆破,模擬地震造成柱倒屋塌,但地震的破壞還可能包括屋頂平塌、牆壁傾倒,或屋頂M型向下彎折,一般人無法預知哪些地方會有所謂三角求生空間。

另外,地震最危險的傷害,大都是頭部外傷,如果身體躲在桌旁,還可能被四處飛散的雜物和碎玻璃所傷。

石富元強調,大地震一旦造成整個天花板塌陷,死亡率很高,根本難預防;但並非每次地震都會造成房屋倒塌,所以世衛組織、FEMA和南加州地震防災中心都呼籲,唯有就近躲在桌下,或堅固的梁柱旁,保護頭部並抓住固定物,採蹲下、掩護及穩住三要訣,才是正確避難姿勢,至於「生命三角自救法」,就別流傳了。

【2011-04-11/聯合報/A6版/生活】

早有法規
車門別亂開 右側上下車才對


【記者蔡惠萍/台北報導】
你知道開錯車門會吃上官司嗎?最近網路上流傳一封信件,標題是「二○一一年三月一日的關鍵法規!乘客不得由左邊上下車」,交通部昨天澄清,這項規定其實本來就有,但大部分民眾都不知道,若因此造成事故,不但可能被吊銷駕照,還會吃上民刑事官司。

很多人搭車下車時,會直接從左邊車門「開了就下」,尤其是家長接送小朋友上下學時,常因趕時間或沒有特別提醒,就讓後座的小朋友從左側下車。台中市就曾發生過,有家長讓小孩從左後門下車,結果與機車騎士擦撞,家長被依過失傷害罪起訴。

交通部官員表示,道路交通安全規則第一百卅六條中明定,「行人乘車時,應由右側車門上下車。但在單行道准許左側停車者,應由左側車門上下車」。官員解釋,因為台灣是靠右行駛,所以才會有此規定,除非是在單行道,否則乘客要從右側上下車,但很多人不知道有這項法令。

如果乘客從左側開車門而肇事,駕駛仍須負責任。官員說,若造成騎士受傷,駕駛不但可能被記點、吊扣駕照三至六個月,騎士若因此死亡,還可能被吊銷駕照。

【2011-03-31/聯合報/A8版/生活】

散布網路謠言 6成學生不知觸法


【記者沈育如/台北報導】
中華白絲帶關懷協會執行長黃葳威昨天發表「2011台灣數位文化素養親子調查報告」,發現有6成學生不知道在網路上散布謠言已違反刑法,更有4成5的家長,不願意通報不良網站。

黃葳威帶領政大數位文化行動研究室與白絲帶關懷協會研究團隊,針對8500名小3至國2學生問卷調查,同時以電話隨機抽樣,調查全台家中有18歲以下,就讀中小學的學生家長,成功樣本1072份。

調查發現,學生與家長平均每天花2到3小時上網,但近6成學生不知道在網路上散布不實謠言是違法;也有6成學生不知道要在網路上保護個人資料。

近5成學生對於聊天室的陌生人警覺性低、也沒有留意網路分級制度。

另外還有近9成家長沒注意有陌生網友正接近自己的孩子;甚至有4成5家長不願通報不良網站,主要是認為沒必要或擔心通報後有不良後果。

去年8月開放讓家長與老師檢舉不良網站的WIN網路單e窗口(www.win.org.tw),已接獲近3000件申訴,黃葳威表示,在這接獲檢舉的不良網站中,以網路色情(超過5成)、網路犯罪(包括網路霸凌)案件最多。

黃葳威表示,為了灌輸學生使用網路的安全知識,白絲帶關懷協會去年已到106所中、小學,以協會製作的「星空獵人」影片,教導學生網路倫理,並注意相關法律,協會也將在4月30日至5月1日,舉辦網路志工研習營,將培訓100位大專青年成為網路尖兵,守護兒少上網安全。

【2011-03-31/聯合報/AA4版/教育】

 

地 址:40462臺中市北區中清路一段606號
電 話:04-22921175 #462、#463
E-Mail:libr@mail.smgsh.tc.edu.tw