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曉明女中
  • 百閱登峰
  • 自主學習
  • 曉圖Facebook
館藏查詢   登入 

新聞中的知識(帳號=學號;密碼=身份證號)

新聞中的知識2~990313新聞中的知識3~990326新聞中的知識4~990409新聞中的知識5~990423新聞中的知識6~990507新聞中的知識7~990521新聞中的知識8之1~990605新聞中的知識8之2~990605新聞中的知識116~990909新聞中的知識115~990825新聞中的知識117之1~990923新聞中的知識117之2~990923新聞中的知識113之1~990728新聞中的知識113之2~990728新聞中的知識112之1~990714新聞中的知識112之2~990714新聞中的知識111~990630新聞中的知識110之1~990617新聞中的知識110之2~990617新聞中的知識118之1~991006新聞中的知識118之2~991006新聞中的知識118之3~991006新聞中的知識119之1~991020新聞中的知識119之2~991020新聞中的知識114之1~990812新聞中的知識114之2~990812新聞中的知識120之1~991103新聞中的知識120之2~991103新聞中的知識120之3~991103新聞中的知識120之4~991103新聞中的知識120之5~991103新聞中的知識119之3~991020新聞中的知識119之4~991020新聞中的知識119之5~991020新聞中的知識114之3~990812新聞中的知識121之1~991117新聞中的知識121之2~991117新聞中的知識122之1~991201新聞中的知識122之2~991201新聞中的知識123之1~991215新聞中的知識123之2~991215新聞中的知識123之3~991215新聞中的知識124之1~991229新聞中的知識124之2~991229新聞中的知識124之3~991229新聞中的知識125之1~1000112新聞中的知識125之2~1000112新聞中的知識125之3~1000112新聞中的知識126之1~1000126新聞中的知識126之2~1000126新聞中的知識127之1~1000216新聞中的知識127之2~1000216新聞中的知識127之3~1000216新聞中的知識128之1~1000302新聞中的知識128之2~1000302新聞中的知識129之1~1000316新聞中的知識129之2~1000316新聞中的知識129之3~1000316新聞中的知識130之1~1000330新聞中的知識130之2~1000330新聞中的知識130之3~1000330新聞中的知識131之1~1000413新聞中的知識131之2~1000413新聞中的知識131之3~1000413新聞中的知識132之1~1000427新聞中的知識132之2~1000427新聞中的知識132之3~1000427新聞中的知識132之4~1000427新聞中的知識133之1~1000511新聞中的知識133之2~1000511新聞中的知識133之3~1000511新聞中的知識133之4~1000511新聞中的知識134之1~1000524新聞中的知識134之2~1000525新聞中的知識134之3~1000525新聞中的知識134之4~1000525新聞中的知識135之1~1000608新聞中的知識135之2~1000608新聞中的知識135之3~1000608新聞中的知識135之4~1000608新聞中的知識136之1~1000622新聞中的知識136之2~1000622新聞中的知識136之3~1000622新聞中的知識136之4~1000622

新聞中的知識131之3~1000413


銀膠菊入侵 有毒!
酷似滿天星 蔓延新化木架山 易造成過敏 全副武裝再清除

 


【記者吳淑玲/新化報導】
「路邊的野花不要亂採!」台南市新化山區木架山自行車道兩旁,近來發現有毒外來植物「銀膠菊」入侵,銀膠菊的外貌很像滿天星,已有民眾誤採,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主任黃士元昨天會勘後說,「銀膠菊已是林務局頭號防治的外來植物,將全面清除」,遏阻繼續蔓延。

 

「銀膠菊外貌像是滿天星,常有人誤採回家,潛藏對人體有害的危機。」黃士元說,銀膠菊的花粉、短柔毛及腺毛可造成人體的過敏,因此在清除時,建議穿著長袖衣物、戴手套和口罩。

銀膠菊因為環境適應力強,且生長迅速,已經危害到本土原生植物的生存空間,黃士元指出,林務局今年3月才召開全國性跨部會防治會議,將銀膠菊與小花蔓澤蘭,同列為兩大危害性最高的外來侵入植物。

黃士元表示,銀膠菊原產地是中南美洲,入侵台灣後,主要生長在台灣低海拔及濱海一帶,從屏東、高雄、彰化及台中等地沿海往北蔓延,「原本多在海邊,山區很少看到」,但新化山區也發現銀膠菊蹤跡,已全面威脅到農業生態。

新化山區發現的銀膠菊,多數長在木架山自行車道兩旁,假日前來騎車的民眾,很容易就誤採。昨天會勘後,發現大部分生長在台糖農地,有的是路旁公有地,市政府農業局、新化區公所農業課長陳美汝和台糖人員表示,近日內就會全面清除。

黃士元說,目前新化山區僅是零星發現,儘早清除,才能避免繼續蔓延,清除的最佳時機是目前早春的開花期,為避免種子掉落土壤再冒芽,拔除後最好放在塑膠袋內悶腐,或是乾燥後集中焚毀,做到斬草除根。

 

【2011-04-08/聯合報/B1版/大台南.運動】

裝死欺敵 大黃金花蟲有趣


【記者劉時均/秀林報導】
太魯閣國家公園遊客中心旁的山漆樹,爬滿許多大黃金花蟲,因全身呈橙黃色,被稱是「山漆上的皮卡丘」,幼蟲會將糞便塗在自己身上欺敵,乍看下還以為是鳥糞便,太管處為避免幼蟲爬到地面做蛹,被遊客踩傷,貼心在樹幹周圍設置護欄,維護生態。

春季到來,遊客中心旁的山漆樹和七里香正茂盛,但在兩棵樹上爬行的大黃金花蟲卻只啃食山漆樹的葉子,對七里香不屑一顧。

太管處解說員林茂耀表示,山漆樹是有毒的植物,汁液只要碰到人的皮膚就會發癢,但大黃金花蟲卻特別愛山漆,「只要有山漆樹的地方,幾乎都看得到大黃金花蟲,兩者彷彿脣齒相依。」

大黃金花蟲屬鞘翅目金花科,體長約14到17公釐,繁殖季在春天,每次在樹葉背面產卵18到20顆,幼蟲和成蟲身體顏色都呈橙黃色,為了躲避天敵,幼蟲會將糞便裹在自己的身上,「看上去就像鳥大便」,經過數次蛻皮變成中齡幼蟲後,就爬到樹下,以泥土做蛹,破蛹而出變成蟲後,又重新回到樹上吃樹葉,生命維持1年。

幼蟲靠裹糞便欺敵,成蟲則緊抱枝幹成烤乳豬狀,躲避寒風,若有外力,立刻動也不動的裝死,當裝死的招數無效,就會從肩頰膀分泌出乳白色臭液,算是很有趣蟲類。

林茂耀說,幼蟲變成蟲前會跑到樹下化蛹,因外觀和泥土色一樣,沒注意就可能會踩到,所以去年特別用木頭將山漆樹周遭圍起來,避免遊客觀賞時踩到小生命。

【2011-04-07/聯合報/B2版/宜花綜合新聞】

生技醫藥研究 實驗兔是功臣
兔化豬瘟疫苗控制豬瘟 造就台灣養豬王國 畜試所管控兔品質 更讓兩製藥大廠留台

 


【記者吳淑玲/台南報導】
今年是兔年,但很多人不知道兔子對台灣生技醫產業貢獻良多,50多年來,「兔化豬瘟疫苗」有效控制了豬瘟;農委會畜產試驗所近年更發展生技醫藥研究用的「實驗兔」,對促進其他動物及人類健康幫助很大。

委會畜產試驗所有全國最大的實驗兔養殖中心,飼養約2500隻兔子,以紐西蘭兔及雷克斯兔為主,最大的特色是「血統純正」、「品質均一」。 「每一隻兔子,都有血統紀錄及系譜表。」負責飼養的助理研究員吳錫勳說,20多年來紐西蘭兔進行繁殖率選育,現在一胎至少8隻以上。 吳錫勳說,生技產業發達對實驗動物的需求大增,除了白老鼠、白色迷你豬,紐西蘭白兔也受到青睞,2、3年前「實驗兔」的需求大增,台灣研發人才及兔隻品質均比對岸好,兩家製藥大廠決定留在台灣設廠,讓養兔產業打開新生機。 國內「實驗兔」一年市場需求4萬隻,畜試所供應就達8000隻,體型要求從1公斤至1.5公斤或2公斤不等,平均約飼養2.5月就會出籠。

國內養兔產業最高峰有17萬隻,到只剩2、3萬隻,研發經費很少也不受重視,畜產試驗所8年前差點結束養兔業務,幸好當時的所長王政騰(現任農委會副主委)認為紐西蘭兔及雷克斯兔保種不易,大力爭取保留,並積極鼓勵找出養兔產業的新出路,才有今天的實驗兔。

台灣能成為養豬王國,兔子貢獻更大。副所長鄭裕信說,50多年前研究人員就研發將豬瘟病毒株注入兔子體內,再提製疫苗,效果很好,今日仍是控制豬瘟的主要疫苗。

 

【2011-04-05/聯合報/B2版/大台南綜合新聞】

杜絕病菌 奇美醫護正確洗手


【記者周宗禎/台南報導】
奇美醫學中心昨天舉辦「正確洗手,病菌bye bye」手部衛生推廣活動,強調「你洗手、我放心,清潔雙手,能拯救生命」,呼籲全國醫護人員時時留意,防止院內感染,民眾也應學正確洗手法,「全民乾淨洗手」,才能杜絕病菌擴散。

奇美醫院除頒獎表揚宣傳洗手海報比賽得獎人員,院長邱仲慶等人並在醫療大樓大廳示範正確洗手方法,提醒醫護人員及民眾,手部衛生是預防與控制院內感染最重要措施。

奇美醫院感染控制組長陳郁慧說,期望透過活動讓民眾了解,就醫時主動認識醫院手部衛生設備、進出醫院及探視病人前後也能確實洗手,醫護人員更應注意手部衛生,落實感染控制。

院長邱仲慶表示,醫護人員當然要隨時維持手部清潔,一般民眾也不應忽略,尤其生病或有傷口時,更應注意別因手部汙染而使病情加劇,上廁所及手部髒汙後應立即洗手,用肥皂或甚至只用清水沖洗,也能避免感染。

 

【2011-04-02/聯合報/B2版/大台南綜合新聞】

 

地 址:40462臺中市北區中清路一段606號
電 話:04-22921175 #462、#463
E-Mail:libr@mail.smgsh.tc.edu.tw