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曉明女中
  • 百閱登峰
  • 自主學習
  • 曉圖Facebook
館藏查詢   登入 

新聞中的知識(帳號=學號;密碼=身份證號)

新聞中的知識2~990313新聞中的知識3~990326新聞中的知識4~990409新聞中的知識5~990423新聞中的知識6~990507新聞中的知識7~990521新聞中的知識8之1~990605新聞中的知識8之2~990605新聞中的知識116~990909新聞中的知識115~990825新聞中的知識117之1~990923新聞中的知識117之2~990923新聞中的知識113之1~990728新聞中的知識113之2~990728新聞中的知識112之1~990714新聞中的知識112之2~990714新聞中的知識111~990630新聞中的知識110之1~990617新聞中的知識110之2~990617新聞中的知識118之1~991006新聞中的知識118之2~991006新聞中的知識118之3~991006新聞中的知識119之1~991020新聞中的知識119之2~991020新聞中的知識114之1~990812新聞中的知識114之2~990812新聞中的知識120之1~991103新聞中的知識120之2~991103新聞中的知識120之3~991103新聞中的知識120之4~991103新聞中的知識120之5~991103新聞中的知識119之3~991020新聞中的知識119之4~991020新聞中的知識119之5~991020新聞中的知識114之3~990812新聞中的知識121之1~991117新聞中的知識121之2~991117新聞中的知識122之1~991201新聞中的知識122之2~991201新聞中的知識123之1~991215新聞中的知識123之2~991215新聞中的知識123之3~991215新聞中的知識124之1~991229新聞中的知識124之2~991229新聞中的知識124之3~991229新聞中的知識125之1~1000112新聞中的知識125之2~1000112新聞中的知識125之3~1000112新聞中的知識126之1~1000126新聞中的知識126之2~1000126新聞中的知識127之1~1000216新聞中的知識127之2~1000216新聞中的知識127之3~1000216新聞中的知識128之1~1000302新聞中的知識128之2~1000302新聞中的知識129之1~1000316新聞中的知識129之2~1000316新聞中的知識129之3~1000316新聞中的知識130之1~1000330新聞中的知識130之2~1000330新聞中的知識130之3~1000330新聞中的知識131之1~1000413新聞中的知識131之2~1000413新聞中的知識131之3~1000413新聞中的知識132之1~1000427新聞中的知識132之2~1000427新聞中的知識132之3~1000427新聞中的知識132之4~1000427新聞中的知識133之1~1000511新聞中的知識133之2~1000511新聞中的知識133之3~1000511新聞中的知識133之4~1000511新聞中的知識134之1~1000524新聞中的知識134之2~1000525新聞中的知識134之3~1000525新聞中的知識134之4~1000525新聞中的知識135之1~1000608新聞中的知識135之2~1000608新聞中的知識135之3~1000608新聞中的知識135之4~1000608新聞中的知識136之1~1000622新聞中的知識136之2~1000622新聞中的知識136之3~1000622新聞中的知識136之4~1000622

新聞中的知識132之4~1000427


八股公文 意指:完全不相同
「迴」不相侔也錯 是「迥」不相侔 (ㄇㄡˊ)


【記者洪敬浤/台中報導】
台中市法制局公文寫「迴不相侔」,台中市長說他看不懂,其實,寫這紙公文的人掉書袋搞了個烏龍,正解是「迥不相侔」。

台中市法制局長林月棗說,當時是某區調解委員會來函,詢問調解委員的遴選問題,她當時沒批過這件公文,但她也不懂「迴不相侔」的意思,後來問了部屬,答案是「顯然不相同」。林月棗補充,「迴不相侔」比較艱深,應該少用這類詞句。

不管艱深或八股,逢甲大學中文系教授李寶玲說,受到異體字影響,才會有「迴不相侔」的錯誤寫法,正解是「迥不相侔」。

李寶玲說,「相侔」是相同、相等,「迥不相侔」意即天壤之別、完全不相同,「迴」、「迥」只差一筆,書法寫起來類似,加上一字有多種寫法,所以在古代兩字相通,後代整理古籍時才會出現兩種寫法。

她舉例,東漢志怪小說「洞冥記」提到「一苦一樂,『迴』不相侔」,事實上這個「迴」應該是「迥」;後來的明清小說、現代歷史小說「漢代宮廷豔史」,以及大法官解釋文等,都是寫「迥不相侔」。

【記者李順德/台北報導】地方公務員遭批寫公文「八股」,人事行政局長吳泰成昨晚回應指出,無論初任公務員基礎訓練或在職公務員的訓練,行政院都一再強調,書寫公文應該是為了與服務對象親切溝通。

人事局表示,初任公務員訓練,有安排應用公文寫作課程,有些格式固然要維持,但用字遣詞應強調易懂可讀。至於在職訓練,人事局甚至還安排新聞寫作課程,目的在溝通、表達,行政院與考試院類似的課程安排,還特別邀請資深媒體人當講師。

 

【2011-04-19/聯合報/A3版/焦點】

「討打條款」超車應按喇叭 你知道嗎
交通規則明文規定 客運司機未遵守被檢方認定過失 司機怨「現在誰敢按喇叭啊」 交通隊承認「不按比較好」


【記者陳崑福/屏東縣報導】
屏東客運黃姓司機超車時與機車騎士擦撞,檢察官認為他未依規定,超車時按兩聲喇叭示警,將他依業務過失傷害起訴。黃喊冤表示不清楚有這規定,「公司還要我們少按喇叭,以免擾民」。

「什麼?超車要先按兩次單響喇叭,有這規定嗎?」記者昨天在街頭隨機抽訪十名汽、機車駕駛人,沒有一人知道「道路交通安全規則」有此規定,且幾乎口徑一致反應:「現在社會動不動就為超車不爽攔車,誰還敢再按喇叭呀!」

交通安全管理規則一○一條規定,「須先按鳴喇叭二單響或變換燈光一次」,如果前方駕駛人聽到沒禮讓,可開單處罰,「實務上幾乎沒人這麼做,因為很難認定有沒有聽到。」

交通隊人員承認,確實有部分駕駛人聽到後方按喇叭要超車,心裡就不舒服,有些火氣大的駕駛人甚至會攔車理論,甚至還有開槍傷人案例,有許多駕駛人為免惹麻煩,開車都盡量不按喇叭。

四十三歲的黃姓司機,去年九月十八日早上,駕駛客車行經內埔鄉,見王姓男子及吳姓女子分別騎機車在前方,欲超越兩人,未按兩次喇叭或閃車燈一次示意,提醒採取必要閃避、煞停等安全措施,以致切入車道時擦撞機車,造成兩人受傷。

主任檢察官蔡榮龍表示,檢察官訊問黃姓司機,黃承認當時沒有依規定按喇叭,檢察官認為黃明顯違規才會造成事故,而黃事後未與兩人合解,將他依過失傷害起訴。

黃姓司機透過公司副總經理陳志明表示,「現在誰敢開車按喇叭超車?」尤其是客運車,經常因按喇叭,被攔下被罵髒話,甚至還挨打。因想要超車,車輛都離前方車輛有一段距離,慢慢加速超車,根本不敢按喇叭。王要求賠償五十萬元,李女十萬元,金額太高,無法達成和解。

 

【2011-04-19/聯合報/A8版/社會】

黑琵先生從鳥類困境談生態衝擊
黑琵遭槍殺投入保育 廿年來跑遍半個地球冒生命危險捕捉影像 所有成就榮耀歸亡妻

 


【徐如宜】
中鋼集團教育基金會與聯合報主辦「青春路上~與大師相遇」校園講座,邀請有「黑琵先生」之稱的王徵吉,主講認識黑琵世界。廿年來跑遍半個地球追蹤黑面琵鷺,從鳥類面臨的困境警示人類對生態造成的衝擊。

高雄市新莊高中學生熱烈歡迎皮膚黝黑的「Mr.Happy」,王徵吉是鳥類攝影家,1992年因為黑面琵鷺槍殺事件,決定「撩落去」投入保護黑琵行動,並與台語稱為「烏面枘桮」的鳥兒結下不解之緣。

2010年全球同步普查,共觀察到2346隻Black-faced Spoonbill,屬瀕危物種。王徵吉說,目前世界上有六種琵鷺,分別是:非洲琵鷺、皇家琵鷺、黃嘴琵鷺、玫瑰琵鷺、黑面琵鷺與白琵鷺,以黑面琵鷺數量最少。「這六種可以同時在台灣看到,不過不是在野外,而是在奇美博物館裡。」

黑面琵鷺的性別是從喙長和體型來分辨,雄性體嘴長、體大,雌性嘴較短、體型也較小。「黑面琵鷺是不會游泳的水鳥。」王徵吉說,牠的腳為半蹼,飛行的起降姿態優雅;不過雄鷺唱起求偶歌來,聽起來卻像豬嚎叫,原因是舌頭很短。

黑面琵鷺與大白鷺是互補的好朋友!王徵吉表示,黑面琵鷺只吃活魚,捕魚靠的是觸覺,扁嘴在水中不停掃撈;每當牠低頭忙覓食時,在旁的大白鷺會昂首警戒,看到一些被琵鷺驚擾過來的魚兒,尖嘴一啄就成盤中飧了,雙方合作無間。

為了拍攝黑面琵鷺生態,王徵吉除了在台南七股長駐,還揪團到日本、韓國外海無人島、大陸遼東半島、澳門、越南等區,冒著生命危險搶灘攀登,就為了捕捉琵鷺的影像,甚至還拍到了全世界首次記錄的黑琵「蛋生」系列珍貴畫面。

王徵吉指出,遊隼和野狗是琵鷺的天敵,肉毒桿菌也會造成鳥與魚的感染,棲地愈來愈少,黑面琵鷺面臨來自人類與自然界的生存威脅。人類必須要有自覺,因為「今日鳥類、明日人類」。

一路走來,王徵吉感謝朋友的支持,最最感謝的則是已亡故的妻子施碧月。他說,1994年10月與妻子到南非觀察琵鷺生態,卻在山區發生車禍,妻子當場身亡,自己則被直升機送醫急救。當年妻子變賣嫁妝金飾,為他買了單眼相機;甚至在他決定結束賺錢的婚紗攝影,踏上記錄黑面琵鷺之途,妻子依然全力支持。「我今天所有的一切,都是妻子成就的,一切榮耀都歸與她!」

【2011-04-15/聯合報/A7版/專題】

 

地 址:40462臺中市北區中清路一段606號
電 話:04-22921175 #462、#463
E-Mail:libr@mail.smgsh.tc.edu.tw