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曉明女中
  • 百閱登峰
  • 自主學習
  • 曉圖Facebook
館藏查詢   登入 

新聞中的知識(帳號=學號;密碼=身份證號)

新聞中的知識2~990313新聞中的知識3~990326新聞中的知識4~990409新聞中的知識5~990423新聞中的知識6~990507新聞中的知識7~990521新聞中的知識8之1~990605新聞中的知識8之2~990605新聞中的知識116~990909新聞中的知識115~990825新聞中的知識117之1~990923新聞中的知識117之2~990923新聞中的知識113之1~990728新聞中的知識113之2~990728新聞中的知識112之1~990714新聞中的知識112之2~990714新聞中的知識111~990630新聞中的知識110之1~990617新聞中的知識110之2~990617新聞中的知識118之1~991006新聞中的知識118之2~991006新聞中的知識118之3~991006新聞中的知識119之1~991020新聞中的知識119之2~991020新聞中的知識114之1~990812新聞中的知識114之2~990812新聞中的知識120之1~991103新聞中的知識120之2~991103新聞中的知識120之3~991103新聞中的知識120之4~991103新聞中的知識120之5~991103新聞中的知識119之3~991020新聞中的知識119之4~991020新聞中的知識119之5~991020新聞中的知識114之3~990812新聞中的知識121之1~991117新聞中的知識121之2~991117新聞中的知識122之1~991201新聞中的知識122之2~991201新聞中的知識123之1~991215新聞中的知識123之2~991215新聞中的知識123之3~991215新聞中的知識124之1~991229新聞中的知識124之2~991229新聞中的知識124之3~991229新聞中的知識125之1~1000112新聞中的知識125之2~1000112新聞中的知識125之3~1000112新聞中的知識126之1~1000126新聞中的知識126之2~1000126新聞中的知識127之1~1000216新聞中的知識127之2~1000216新聞中的知識127之3~1000216新聞中的知識128之1~1000302新聞中的知識128之2~1000302新聞中的知識129之1~1000316新聞中的知識129之2~1000316新聞中的知識129之3~1000316新聞中的知識130之1~1000330新聞中的知識130之2~1000330新聞中的知識130之3~1000330新聞中的知識131之1~1000413新聞中的知識131之2~1000413新聞中的知識131之3~1000413新聞中的知識132之1~1000427新聞中的知識132之2~1000427新聞中的知識132之3~1000427新聞中的知識132之4~1000427新聞中的知識133之1~1000511新聞中的知識133之2~1000511新聞中的知識133之3~1000511新聞中的知識133之4~1000511新聞中的知識134之1~1000524新聞中的知識134之2~1000525新聞中的知識134之3~1000525新聞中的知識134之4~1000525新聞中的知識135之1~1000608新聞中的知識135之2~1000608新聞中的知識135之3~1000608新聞中的知識135之4~1000608新聞中的知識136之1~1000622新聞中的知識136之2~1000622新聞中的知識136之3~1000622新聞中的知識136之4~1000622

新聞中的知識133之1~1000511


薇閣CSI 北市科展奪獎
三個小偵探 驗血跡比刑警準


【記者陳瑄喻/台北報導】
台北市薇閣高中國中部的八年級的林建諭、張紘齊、詹柏呈,平時喜歡看美國影集「CSI犯罪現場」,在某次化學課程中,對如何鑑識血跡產生好奇,用這個題目參加台北市中小學科展,發現比刑事局更準確的血跡檢驗方法。

林建諭說,若依照刑事局檢驗方式,一滴血加入約一個浴缸的水量稀釋後,就檢驗不出來,若依他們的方式,就算只有一滴血滴到半座標準游泳池中也檢驗得出來,未來打算申請相關專利。

台北市第四十四屆中小學科展昨天舉行頒獎典禮。北市共有二百一十二所學校、六百九十六件作品參賽,選出四十二件特優及八十五件優等作品,薇閣高中國中部的「新聞刑案現場大發現─那是血嗎?」獲得評審團青睞,拿下國中組化學類特優創意獎。

學生張紘齊說,常在觀賞美國知名影集「CSI犯罪現場」,尤其對血液鑑識的橋段,更是深感興趣。恰巧在學校課程的「雙氧水製氧實驗」中,要拿血液當催化劑,於是與其他兩人討論,決定將這個主題當作科展題目。

為徹底了解刑事局鑑識血液的細節,張紘齊說,從去年九月開始,就不斷翻閱相關的資料文獻,發現刑事局鑑識血跡的方式,是以酚酞加上雙氧水作試劑,若遇到血跡,會從無色變成紅色。他們認為一定還有更好的鑑識方式,決心找出不同的組合。

每天他們利用課餘時間,泡在校內實驗室裡不斷實驗;林建諭說,在測試十餘種化學藥劑後,發現用亞甲藍配上雙氧水的組合,比刑事局的方式還要敏感,容易產生變化。他們先將亞甲藍滴在血跡上,再加上雙氧水,就會從藍色變成無色,多次嘗試發現,最佳比例為百分之○點○○五的亞甲藍加百分之六的雙氧水。

入選科展的三百四十二件作品,即起至十日在南港高工展出,四十二件特優作品參加全國中小學科展競賽。

【2011-05-08/聯合報/A2版/焦點】
 

Secure機密
網址https 個資有加密


【記者彭慧明/台北報導】
網路詐騙案盛行,網友是否注意到自己登入的網站安全程度呢?專家指出,網址開頭若為https://,與一般的http://不同,多個「S」可以確保通訊在加密狀況下進行,否則最好別在網站上隨便輸入信用卡號等重要資訊。

趨勢科技技術總監戴燊表示,http之後加上S,是表示「secure」(機密),目前金融業、證券業因為有網路交易功能,政府規定必須建構加密網站,這類網站的成立單位如銀行,伺服器有數位簽章,證明合法性和身分,經瀏覽器確認,才能和使用者建立加密連線。加密連線中傳遞的資訊,可以防止被軟體監聽。

也有專家建議,要確定自己的通訊是否安全,最簡單的確認方式,除了看網址開頭外,也可以看瀏覽器下方是否有個小鎖符號,鎖上了表示在加密狀況下進行通訊。如果不是這類https://開頭的網站,最好不要輕易洩漏個人重要資訊。

不過戴燊指出,網站加密不表示百分百安全,網友可能平常就誤點一些帶有木馬程式的連結,使用的電腦已經被駭客監測,無論網站加密程度再高,資料早就被木馬偷錄完畢。

【2011-04-27/聯合報/A6版/生活】


操偶師有行規 紀錄片揭祕


【記者鄭語謙/台北報導】
小小朋友最愛的偶像「巧虎」、「Q比」,本尊是誰呢?交通大學傳科系學生原以為在可愛童偶裝下的是一群「失業的中年大叔」,拍攝畢業紀錄片後才發現,原來他們都是學有專精的操偶師,每天跑步鍛練體力,只為了靈活操縱人偶,帶給小朋友歡樂。

「哆啦A夢,就是哆啦A夢本人啊!」喜歡布偶的交大傳科系大四學生陳怡儒、賴合新、童于蕙、陳宣聿,對於遊樂園裡最受小孩歡迎的人偶真面目感到好奇,跑遍「山、六、九」遊樂園詢問,沒想到礙於「行規」,老闆竟堅持「就是卡通人物本人。」他們決心解密,以「偶,像」為題,拍攝畢業紀錄片。

「我覺得我從小就是一個演員啦!」片中主角、電視節目操偶師劉秝彤,出身幼保科卻討厭和小孩相處,但擋不住「愛演戲」的細胞,揣摩動物角色配音,每天練習跨步跟拍手,讓關節能靈活轉動。

劉秝彤錄影時,長時間把手臂舉得老高操偶,卻不喊苦,飾演的「ㄤ牯」(小雞),拍起翅膀栩栩如生。導演陳怡儒也嘗試操偶,才發現光讓布偶「開口講話」,手就要抽筋了。

操偶師們分享,有次到醫院扮演「巧虎」陪癌末小朋友,原本很多天不吃不喝的病童,看到「巧虎」出現,頓時展開笑靨,一起又笑又跳,「旁邊的人都哭了,躲在人偶裝下的操偶師則強忍淚水」。

陳怡儒說,操偶師有很多行規,例如有小朋友在場時,絕不能脫下人偶裝,不能讓小朋友知道,「布偶下有人」。為保守秘密,四人還製作動畫,讓「巧虎」穿兩件巧虎裝。當一名小女孩以為發現巧虎背後有拉鍊,伸手拉下後,發現「原來是巧虎!」為小朋友保留天真的幻想空間。

【2011-05-04/聯合報/AA4版/教育】

竹北高中奪2特優
廢絲襪再利用 科展大放異彩


【記者王慧瑛/竹北報導】
國立竹北高中學生參加桃竹苗科展,抱回2項特優及3項佳作,表現大放異彩,讓全校師生同沾喜氣,獲特優作品將進軍全國賽,希望為新竹縣增光。

2年級學生謝育弘、彭品睿、吳俊毅共同合作的「廢絲襪也有春天-絲襪的回收再利用」,由化學老師蕭雅君、蔡依蓁指導;2年級學生劉治昀、林冠楊合作的「聖嬰現象與颱風生命週期之關係」,由地球科學老師廖尹千指導,2件都獲特優。

謝育弘說,因為想知道家中舊尼龍絲襪能有什麼樣剩餘價值,為做絲襪實驗,向母親、姊姊求助,找了近50雙用過的絲襪,每天與絲襪為伍,成了絲襪達人。實驗發現,尼龍絲襪可以吸附重金屬,達到過濾效果。

指導老師蔡依蓁說,學生態度非常積極,展現企圖心,讓她指導過程也很帶勁,看到學生努力能有好成績,心裡很欣慰。

林冠楊說,聖嬰現象是熱門話題,讓他開始對研究颱風產生興趣。

劉治昀說,從西元1970年後的西北太平洋颱風資料分析,探討聖嬰現象與颱風生成、路徑、強度與消亡關係,希望藉由研究,探討聖嬰現象對颱風生命週期造成的影響,達到防災目的。

林冠楊說,這次科展準備過程長達半年,過程有甘有苦,讓他對研究產生興趣,希望未來朝學術界發展。

 

【2011-05-03/聯合報/B2版/竹苗綜合新聞】

 

地 址:40462臺中市北區中清路一段606號
電 話:04-22921175 #462、#463
E-Mail:libr@mail.smgsh.tc.edu.tw