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曉明女中
  • 百閱登峰
  • 自主學習
  • 曉圖Facebook
館藏查詢   登入 

新聞中的知識(帳號=學號;密碼=身份證號)

新聞中的知識2~990313新聞中的知識3~990326新聞中的知識4~990409新聞中的知識5~990423新聞中的知識6~990507新聞中的知識7~990521新聞中的知識8之1~990605新聞中的知識8之2~990605新聞中的知識116~990909新聞中的知識115~990825新聞中的知識117之1~990923新聞中的知識117之2~990923新聞中的知識113之1~990728新聞中的知識113之2~990728新聞中的知識112之1~990714新聞中的知識112之2~990714新聞中的知識111~990630新聞中的知識110之1~990617新聞中的知識110之2~990617新聞中的知識118之1~991006新聞中的知識118之2~991006新聞中的知識118之3~991006新聞中的知識119之1~991020新聞中的知識119之2~991020新聞中的知識114之1~990812新聞中的知識114之2~990812新聞中的知識120之1~991103新聞中的知識120之2~991103新聞中的知識120之3~991103新聞中的知識120之4~991103新聞中的知識120之5~991103新聞中的知識119之3~991020新聞中的知識119之4~991020新聞中的知識119之5~991020新聞中的知識114之3~990812新聞中的知識121之1~991117新聞中的知識121之2~991117新聞中的知識122之1~991201新聞中的知識122之2~991201新聞中的知識123之1~991215新聞中的知識123之2~991215新聞中的知識123之3~991215新聞中的知識124之1~991229新聞中的知識124之2~991229新聞中的知識124之3~991229新聞中的知識125之1~1000112新聞中的知識125之2~1000112新聞中的知識125之3~1000112新聞中的知識126之1~1000126新聞中的知識126之2~1000126新聞中的知識127之1~1000216新聞中的知識127之2~1000216新聞中的知識127之3~1000216新聞中的知識128之1~1000302新聞中的知識128之2~1000302新聞中的知識129之1~1000316新聞中的知識129之2~1000316新聞中的知識129之3~1000316新聞中的知識130之1~1000330新聞中的知識130之2~1000330新聞中的知識130之3~1000330新聞中的知識131之1~1000413新聞中的知識131之2~1000413新聞中的知識131之3~1000413新聞中的知識132之1~1000427新聞中的知識132之2~1000427新聞中的知識132之3~1000427新聞中的知識132之4~1000427新聞中的知識133之1~1000511新聞中的知識133之2~1000511新聞中的知識133之3~1000511新聞中的知識133之4~1000511新聞中的知識134之1~1000524新聞中的知識134之2~1000525新聞中的知識134之3~1000525新聞中的知識134之4~1000525新聞中的知識135之1~1000608新聞中的知識135之2~1000608新聞中的知識135之3~1000608新聞中的知識135之4~1000608新聞中的知識136之1~1000622新聞中的知識136之2~1000622新聞中的知識136之3~1000622新聞中的知識136之4~1000622

新聞中的知識132之2~1000427


混藥亂吃血壓忽高忽低 藥命
這家沒效吃那家 吃出問題 吃抗凝血 丹參 當心出血

 


【記者洪敬浤/台中報導】
老人常混藥吃,恐吃出毛病!六旬張姓婦人罹患高血壓,上月剛到1家醫學中心看病,吃了幾天藥覺得沒效,又跑到另家醫院拿藥,把兩家醫院開的高血壓藥混著吃,結果血壓忽高忽低,整天頭痛欲裂,不然就暈眩無力。

她昨天找社區藥局諮詢,社區藥師王家安建議兩家醫院的藥挑1家吃即可,不可混合吃,更不要同時服用,免得血壓降得太低,危及生命。

台中市藥師公會昨天辦社區藥事諮詢,公會理事長呂茂浪發現,有些藥已過期,應回收不能再吃,有的外表潮濕、崩解,原來放在廚房、碗櫥或冰箱上方,高溫、潮濕的環境會破壞藥效。

「藥師,我有好幾包藥該怎麼吃?」張姓婦人帶著4包藥袋,分別來自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與台中慈濟醫院,她罹患高血壓,血壓逼近200mmHg ,上月到中國附醫看診,吃藥覺得沒效,又跑到慈濟拿藥。她抱怨血壓飆高時頭很痛,吃這家藥沒效,趕快吃另1家,但有時吃完藥頭暈暈,反而更不舒服。

藥師發現兩家醫院開的藥不相同,但都是降血壓,患者重複看診,沒有規律服藥,又混著吃藥,難怪血壓忽高忽低,更嚴重是同時把兩家醫院的藥都吞下去,只怕藥物過量,血壓降得太低會危及生命。

公會常務理事陳金火說,長輩就醫習慣不好,喜歡「逛醫院」,降血糖藥、降血脂藥也常重複用藥,藥物服用後要等40至60 分鐘才會吸收,不是吃了血壓馬上降低,且得持續服用才能產生效果。

藥師也發現有人吃抗凝血藥物,又私下調配活血的丹參進補,增加出血危險,還有洗腎病人狂吃葡萄糖胺營養品,鈉鉀攝取過多,造成腎臟負擔。

台中市藥師公會常務理事陳金火說,中西醫整合治療是趨勢,但患者常覺得「西醫不喜歡中藥」,搭配中藥服用時隱瞞醫師,易吃出問題。

 

【2011-04-24/聯合報/B2版/大台中綜合新聞】

BB霜消眼袋 貓熊眼變皮膚炎
聽信網路說法 當成睡前保養品 美白不成 眼皮紅腫、冒出小肉芽 醫師:BB霜是彩妝

 


【記者楊竣傑、劉惠敏/新北市報導】
有女性患者將BB霜當成美白用品,睡前塗抹在眼部四周,兩周後發現眼皮下長小白肉芽,並出現紅腫、過敏現象,就醫檢查發現是接觸性皮膚炎。醫師提醒,BB霜為彩妝品,不應當保養品用。

BB霜號稱有「保養、遮瑕和隔離霜」功能,不少人上妝會當成粉底塗抹,因為快速、便利的特性,且顏色貼近膚色,讓女性顧客趨之若鶩;加上廠商在廣告中提到「保養」功能,不少人誤認BB霜為保養品。

有過敏體質的上班族李小姐因常熬夜上網,眼部出現嚴重黑眼圈與眼袋;她在網路美容論壇看到有人宣稱BB霜可以消眼袋,便上網購買韓國進口的BB霜,每天睡前塗抹,並蓋上濕面膜加強功效。

李小姐使用兩周後感到眼部刺痛,並出現小傷口,求助上立皮膚科診所醫師林上立,醫師檢查後認為李小姐因塗抹過多BB霜,使毛孔阻塞並有細菌入侵,造成過敏性皮膚炎;他讓李小姐食用消炎藥與塗抹藥膏,約一周就明顯改善。

林上立強調,BB霜主要功能為遮瑕與上粉底,睡前塗抹過多BB霜,會造成皮膚堵塞引起過敏;還有民眾以茶葉或花草當成遮瑕品,都是不正確的作法。

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表示,BB霜的全名為Blemish Balm,譯為中文即為「遮瑕膏」,這類產品結合粉底霜及彩妝,主要用途是遮瑕、修飾及潤色,BB霜屬彩妝而非保養品,建議民眾應於白天而非睡前使用。

使用前也可先進行小範圍測試,即在其他地方先擦一點點,確認是否會發生過敏,並在使用後徹底卸妝清潔,以免引發刺激或過敏等症狀。

【2011-04-21/聯合報/A9版/生活】

練走田埂 過動兒學會專注
從不敢走 到8個月後能跑能跳 「我兒像小蜻蜓 心無障礙」 雲林家扶中心要列入身障復建課程

 


【記者蔡維斌/雲林縣報導】
家住麥寮鄉的「阿得」爸爸,有個過動與發展遲緩的兒子,為訓練兒子的專注力,他就地取材帶孩子每天練習走住家附近的田埂路,八個月下來,原本在課堂上坐不住的兒子,現在能安靜地上完整堂課,而且不再怕生,更喜歡自然。

雲林家扶中心看到「阿得」爸爸的成果,決定把「走田埂路」列入身障兒的復健課程。

「不用怕,慢慢走,到爸爸這裡來。」「阿得」爸爸回憶,兒子去年夏天開始走四、五十公分寬的田埂路時,呆站在起點嚇得不敢走,他不斷鼓勵,兒子才閉著眼、勉強快走幾步,撲進他懷裡,現在他兒子能從容走田埂,還能跑跳,雖然難免摔倒弄得滿身泥,但不再害怕。

五十四歲的「阿得」爸爸與已離婚的越南籍妻子生下一兒一女,女兒成長正常,他曾因工作不穩定,帶著兒子四處洗豬舍,吃過不少苦。兒子六歲時學習緩慢、易分心,坐在教室沒幾秒鐘就到處亂跑,見陌生人馬上躲起來,一個阿拉伯數字也不會寫,不少幼稚園拒絕兒子入學。

雲林家扶中心志工楊至彬得知「阿得」爸爸窮困卻愛孩子,協助安排孩子到家扶中心幼兒園就讀;特教老師建議「阿得」爸爸在家裡訓練孩子走白色直線,「阿得」爸爸和老師討論後,把白線變成住家附近的田埂,訓練兒子走田埂增加專注力。

每天下午四時以後,「阿得」爸爸父子總在田埂上練習,父子倆享受夕陽,他兒子原本站不太穩,現在能走能跑,每一天都在進步,有時他教兒子抓蜻蜓、捕田蛙,他欣慰地說,「我兒子就像小蜻蜓穿梭田間,心無障礙。」

兒童心理治療師方志源說,遲緩兒需要外在的刺激,讓腦部神經成長快一些,窄田埂與平衡木有同樣效果,孩子為避免摔倒就會專注,能刺激孩子腦部成長。

 

【2011-04-17/聯合報/A10版/話題】

小三特質:喜歡贏的感覺


【記者李樹人/台北報導】
哪些人有小三本錢?

女人何苦為難女人!究竟具備哪些人格特質的女生容易成為小三?精神科醫師分析,包括喜歡在競爭過程中獲得成就感的女生,剛出社會,積極追求自我成長的小女生,以及本身帶有邊緣性人格的女人,都有較高機率成為小三家族的一員。

林口長庚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蕭美君指出,「競爭型」人格的女生最容易變小三。別人有的,她也一定要,總要在競爭過程中獲得成就感,喜歡「贏」的感覺 。

自戀的邊緣性人格

事實上,少部分擁有邊緣性人格的女人,可說是天生的小三。她們相當自戀,總希望自己是舞台上的焦點,平常人際關係不穩定,於是在感情世界中找尋肯定與成就感。

沒有自信又缺父愛

蕭美君指出,在成長過程中,對自己沒有信心,且缺乏父親關懷的女生,長大後也容易成為小三。一來自己不懂得拒絕,二來缺乏自信。一旦遇到有人追求,即使對方已是有婦之夫,仍然會義無反顧地投入,享受贏的快感。也由於從小較缺乏關愛,長大有能力後,就會積極追求尋自己想要的。

迷戀職場中的權力

另外,部分初至職場的小女生對於職場中的權力、地位總有些迷戀,如果主管前輩是已婚成熟男性,在指導的過程中,就可能跨越正常關係,不自覺地成為小三。

只不過,快感是一時的,在婦女身心科門診中,小三求診的比率並不亞於大老婆。蕭美君指出,台灣社會仍然保守傳統,原配可以獲得較多的支持系統,小三卻常被孤立。

雖處於外人皆不看好、不被祝福的情況,卻也讓小三越挫越勇,與已婚的愛人更加緊密,儘管與天下人為敵,仍勇敢直前。但蕭美君提醒,許多小三在激情過後,都會覺得後悔痛苦不已,因為身邊男人仍舊回歸原本的家庭,但自己已蹉跎了青春歲月,錯失許多交往機會。

【2011-04-14/聯合晚報/A3版/話題】

 

地 址:40462臺中市北區中清路一段606號
電 話:04-22921175 #462、#463
E-Mail:libr@mail.smgsh.tc.edu.tw