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食家:古書「膾炙」 就是滷肉燥
【記者蘇湘雲/台北報導】
台灣廣為人知的知名小吃魯(滷)肉飯在米其林綠色指南台灣版中,被解釋為起源於山東的著名小吃,讓許多美食愛好者為之愕然。美食家則認為從歷史考證來看,滷肉起源於山東是沒有錯,但是米飯是南方料理的特色,如果醬油不同,味道當然與台灣滷肉飯不同。
知名美食家朱振藩說,他推測魯肉飯百分之九十九點八出自山東應該沒錯。以四書《孟子》出現的「膾炙」一句來說明,「膾」是生肉片,切成條狀,用「炙」的方式處理,然而,兩個字相合為「膾炙」的解釋多元,現代人習慣解釋為「烤肉」,但其實也蘊含「滷」的意義。
其中,語言學家楊柏駿解釋為「炒肉末」,但持續追蹤,根據近代考證,料理動作「炒」最明確的出現時間是北宋,而古文字學家郭沫若引《楚辭》「露雞蠵」認為,雞用來滷的,像綠蠵龜般的大烏龜一樣,擷取濃厚的汁來喝。
朱振藩認為,郭沫若的考證,將「膾炙」判斷為「滷肉燥」,是最可信的說法。早在戰國時期,滷肉燥已經是山東美食,至於,傳至何處才開始澆淋或拌入米飯,則尚未查證,但「滷肉是源自山東,是沒有錯的。」至於目前是否仍存有山東的滷肉飯?朱振藩則表示自己沒吃過。
美食家胡天蘭則說,北方人對麵、餅、包、餃小吃的變化是一絕,但南米北麵,北方的主食是吃麵,說魯肉飯起源於山東,不予置評,也不便置評。她曾在上海的台菜餐廳吃過魯肉飯,因為大陸的醬油不同,味道當然與台灣的魯肉飯不同。
【2011-06-19/聯合報/A2版/焦點】
美研究 操控蛋白質 留住黑髮不是夢
【編譯李致嫻/綜合報導】
頭髮烏黑亮麗是每個人的夢想,但上了年紀後仍無法避免頭上冒出一根根白髮。美國研究發現,控制頭髮顏色的是一種蛋白質,留住秀髮色澤將不再是夢想。
頭髮的顏色是由毛囊細胞與黑色素細胞作用而成,紐約大學醫學中心的研究人員發現,一種叫作wnt的蛋白質可在兩種細胞中協調色素沉積,是保持頭髮色澤的關鍵。
研究作者伊藤真由美(Mayumi Ito)說,她與研究團隊利用老鼠所做的實驗顯示,wnt蛋白質會在老鼠頭皮產生一連串的反應,使頭皮的幹細胞老化,產生色素使毛髮變白。
人類頭皮的wnt蛋白質也有類似反應,但目前還不清楚形成白髮的機制為何。
先前的研究顯示,wnt負責製造新毛囊,是頭髮生長的關鍵。刊登在「細胞」期刊的研究顯示,要停止頭髮變白,可從基因操控wnt蛋白質。
此項發現不僅可以造福白髮族,也為黑色素瘤的治療,帶來不同啟發。
【2011-06-18/聯合報/A22版/國際】
多吃黑色食物 小弟弟不怕小一號
家長擔心孩子「中劑」 中醫師建議「黑吃黑」 多喝水、運動、泡澡 也有助排塑毒
【記者趙容萱/南屯報導】
多吃黑色食物可排塑毒,小弟弟不怕小一號!不少家長擔心孩子塑化劑上身,台中市蓮樺中醫診所醫師蔡蕙君昨天建議,排塑毒的方法就是「黑吃黑」,多吃顏色偏深的黑色食物。另外,多喝水、運動、泡澡等,也有助排毒。
最近因塑化劑風波,不少父母擔心孩子吃到含有塑化劑食品、營養品,怕兒子雞雞太小,紛紛到醫院求診。中醫師蔡蕙君發現,門診中也有父母因為念到國小三年級的女兒喜歡吃炸雞、薯條等速食,也熱愛超商微波的熱食,月經提早報到,擔心塑化劑上身惹禍,影響體內賀爾蒙,也來求診。
蔡蕙君說,從中醫角度,排塑毒的方法很簡單,就是「黑吃黑」。中藥熟地、菟絲子、桑寄生、女貞子、黑豆、桑椹、葡萄,以及櫻桃等顏色偏黑食物,都能進入人體腎經循環系統,補充腎經氣血,強化男性的腎,睪丸,攝護腺功能,增加女性子宮卵巢的代謝,強化排毒功能。
她指出,民眾如果想解其他臟腑的毒,比如肝經循環的毒,可用山楂、酸梅等酸味入肝,增加肝經代謝,也能消脂、瘦身並開胃。如果想解心經循環的毒,可用不要去心的蓮子,洩心火,幫助過度思考、有心火的人安然入眠。
蔡蕙君說,除了多吃黑色食物外,民眾也可以配合多喝水、運動、泡澡等排毒,中醫還有立竿見影的放血排毒法,排毒速度快,但因侵入性治療,必須由醫師執行,以確保安全。
另外,近來天氣炎熱,要如何消暑?蔡蕙君建議,多喝綠豆湯,蓮藕汁,降血熱,清除血液中的毒素。
【2011-06-17/聯合報/B2版/大台中綜合新聞】
哺乳也能減肥?她瘦10公斤
【記者高堂堯/斗六報導】
減重是很多人的難題與困擾。成大醫院斗六分院昨天邀4名在半年內合甩70公斤的減肥達人,分享健康減肥方式,包括飲食控制和運動,甚至哺乳也能達到極佳減重功效。
成大斗六分院家醫科醫師歐玲君表示,3女1男的4名達人過去「圓潤」的身影,與現今清新健康樣貌判若兩人;其中以陳瀅如成績最好,最近半年減掉35公斤,而且仍持續變瘦,令人驚歎。
「減重後,總有一天要穿上比基尼!」陳瀅如表示,大幅調整飲食,少油少糖少澱粉,多吃蔬菜加上持之以恆的運動,讓她終於一償宿願。歐玲君說,減重門診常碰到為「拍婚紗、穿得上漂亮衣服」等因素而想減重的民眾,但唯有隨時強化減重動機,增強信念,才能成功減重。
減掉10公斤的陳雅薰在懷孕生產後身材走樣,她說哺乳讓自己每天消耗400至1000卡熱量,快速恢復身材,甚至回復到結婚前的體重;因此只要遇到懷孕的同事,她都宣傳哺乳瘦身法,孩子的成長和免疫力也隨之增強。
瘦身15公斤的馮淑楓笑稱,減重後相親的自信心也隨之爆增,她靠初期午、晚餐份量減半,早餐不變,到逐漸只吃低卡輕食,搭配每天慢跑20分鐘減肥。王士豪說,過去最重時有83公斤,從98年7月至今2年,家住口湖的他每週至少1天騎92公里的單車到斗六上班,成功減重10公斤。
歐玲君醫師表示減重無法速成,勿信偏方,成大斗六分院即日起至10月31日,展開系列減重活動和課程,歡迎參加。
【2011-06-14/聯合報/B2版/雲嘉綜合新聞】